发布人:春泉节能 发布时间:2025-04-14
2、协同应用场景
场景1:过渡季节空调运行
楼宇自控系统(BA)根据室外温度自动切换新风阀开度,维持室内空气质量。节能自控系统(EMS)利用“免费制冷”(Free Cooling)策略,在室外低温时优先使用新风降温,关闭制冷机组。
场景2:冷冻水系统优化
楼宇自控系统(BA)监控冷冻水供回水温差,确保不低于5℃(防止结露)。节能自控系统(EMS)动态调节水泵频率,使温差稳定在2-3℃的更高能效区间。
场景3:凌晨预冷策略
楼宇自控系统(BA)执行定时任务,凌晨6:00启动空调预冷。节能自控系统(EMS)结合分时电价与建筑热惰性模型,优化启动时间与运行时长,力争节省电费20%以上。
三、典型案例对比
案例1:某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改造
四、效益对比
五、发展趋势
边缘计算融合、数字孪生协同、碳计量集成三大走势。如BA控制器集成轻量化AI模型,实现本地实时能效优化(如电机频率微调);构建空调系统虚拟模型,楼宇自控系统(BA)监控物理设备,节能自控系统(EMS)在虚拟端模拟优化策略;节能自控系统(EMS)新增碳排放计算模块,与楼宇自控系统(BA)联动实现“舒适度-能耗-碳排”多目标平衡。
楼宇自控系统(BA)是中央空调的“基础操作员”,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与环境达标;节能自控系统(EMS)是“能效分析师”,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细化能耗管理,两者通过数据共享与策略闭环,形成“监测→分析→优化→执行”完整链路;协同后可同时提升设备寿命、降低能耗、增强用户体验。实际应用中,节能自控系统(EMS)常作为楼控系统的“增值模块”存在,或集成于新一代智能楼控平台中,形成“监控+优化”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所以,新建项目应选择支持开放协议(如BACnet/IP)的楼宇自控系统(BA),预留节能算法接口;既有项目有BA系统的,可通过加装智能电表、部署C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,实现功能升级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